网站招正品代理合作商
商家投诉广告售后

酒桌文化≠酒文化 白酒不应被如此“扇耳光”

  近日,一篇《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》火爆互联网,引起个人自媒体、营销号们的“群嗨”,而事情原本很简单:厦门某银行新入职员工因未喝领导敬酒,被领导辱骂并打耳光。

  本来是一件普通的社会新闻,却在互联网的放大作用下引发“共鸣”,很多好事者纷纷把矛头指向了白酒,更有甚者还把白酒定义为“害人害己”、“祸国殃民”的代表。

  虽然白酒历来在互联网上并不享受“优待”,但此次事件的发酵也再次暴露了当下普通大众对于白酒,以及白酒文化认知上的断层,关于白酒消费者培育的议题依旧严峻。

  在此次事件中,网友们对于什么是酒文化,什么是酒桌文化,以及酒桌文化与职场规则间的关系等等内容,似乎并没有理性看待,在一片混乱之中白酒无辜躺枪。

  然而真相又应该是怎样呢?

  酒桌文化≠酒文化

  首先,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指出:那些动辄以职务、身份要挟下属、同事饮酒的陋习不是酒文化,而是职场规则。虽然中国传承至今的很多习俗,随着时代的更迭或许有些不符合当下主流价值观与认知,因此我们在文化传承时就提出了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”的观点,酒文化也是一样,况且我们所看到的“糟粕”,其实很多都是当代人“念歪了经”。

  在古代,人们喝的酒度数低,很难喝醉。而且,古人喝酒推崇的不是喝醉,而是“微醺”,并且中国古代的酒局,大多讲究以文会友以酒助兴,酒是一个非常美好而浪漫的载体。

  李白的《春夜宴桃李园序》中所写“开琼筵以坐花,飞羽觞而醉月。不有佳咏,何伸雅怀?如诗不成,罚依金谷酒数。”对李白来说酒是用来助兴的,助的是吟诗作对的兴,罚酒也是为了作诗不成而扫了兴。

  可以看出,中国古代的酒文化,重心还是在于“文化”二字,酒都只不过是手段而已。而喝酒拼个你死我活这种酒桌文化,并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的饮酒习惯。

  别让残忍的职场,误伤了白酒

  但中国是人情社会,小到朋友交际,大到职场生意,总是得跟人搞好关系,才能“好办事”。于是,酒就成了最好的人情润滑剂,人情生意也从酒桌上发扬光大。尤其是在商务宴请上,啤酒、红酒都不是首选,要想使宴请有规格、有牌面还得靠白酒。

 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,中国社会与其他国家一样,职场里也充斥着优胜劣汰的压力,这种残忍环境下所诞生丰富的酒桌文化,很容易就挂满利益关系与潜规则,这些充满功利性的态势,以及那些并非你情我愿的觥筹交错,都可能在年轻人间埋下误解的种子,进而误伤白酒。

  对于年轻消费群体来说,可乐好喝,白酒难咽是很多人的普遍认知,但白酒的香,依旧让很多人沉醉。例如一名30岁的年轻人,10年前参加工作时也一样对白酒充满误解,但自从入了酒圈了解了白酒之后,可能会真正爱上了白酒。

  这里抛开所谓的工艺不谈,要品尝白酒本身的风味,就需要沉淀自己的人生,丰富自己的品味,去感受背后的文化内涵,这何尝不是一种修行?

  一直以来,历史悠久的中国白酒是作为人与人感情维系的存在。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,是给亲朋好友最好的礼物。

  哪怕到了当代,一瓶动辄数百上千的白酒,更是能体现这种情谊的存在。虽然将白酒物质化是不好的现象,也容易催生出其他问题,但在数据量化的这个世界,它确实最直观的体现。

  警惕互联网的放大效应,酒圈人要积极发声

  互联网能将任何事件无限放大,近期国家号召节约粮食,网上则出现一大群好事者闹着要国家禁酒,这种不着边际的错误攻击,着实让酒业人心寒。

  先不提酒业的纳税和经济带动作用,就说白酒酿造的主要原料高粱,最后大多是用来做牲畜饲料,且酿酒高粱的产量对于庞大的牲畜饲料只是九牛一毛,起不了决定性作用。

  万幸,这些杂音干扰不了国家的政策,很多人也就把这些事情当做是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了,但作为行业人必须警惕这些存在于网络上的非主流论断。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,就是每个酒业人除了本职工作,更应该充当白酒的文化使者,注意舆论的导向,做好正确的引导。

  正是因为不了解和不去了解,造就了大众对于白酒的误解。但回头想想,我们10年前甚至更早前担忧的白酒断代似乎并没有来到,当时被称为与白酒无缘的80后,如今也纷纷成为白酒消费的主力,或许正是时间到了,白酒便自然入席。

  另外,让年轻消费者真正认识到白酒的魅力所在是长期的工作。如今丰富多彩的酒类及饮料,极大地丰富了年轻人的选择,白酒面临的对手比十年期更加繁多,但即使这样我们看到的依旧是白酒行业的向好发展,这也足以说明白酒作为中国社会最熟悉元素的地位。

  当积极引导下,90后、00后慢慢把这种畸形的“酒桌文化”连根拔起,让酒桌回到最纯粹的起点,让饮酒成为助兴怡情的点缀,而不是耀武扬威的“文化侵占”时,白酒消费及迭代也将随之顺利进行。

随便看看